東北大豆產區基層余糧見底,品質參差不齊,優質豆源更為稀缺,貿易商反映近期產區基層農戶部分豆源“紅皮”現象嚴重,大豆水分增加,農戶急于出售,價格略低,但貿易主體收購意愿不強,多地貿易商暫停收購報價。南方銷區市場的青菜價格小幅上漲,豆制品需求略有回暖,但市場小幅增加剛需補庫,交易氛圍雖有好轉,但整體購銷仍較清淡,無明顯改變。8月8日,國儲大豆雙向競價交易計劃拍賣數量1.1281萬噸,全部成交,成交均價6180元/噸,溢價0~80元/噸。8月9日,中儲糧油脂公司拍賣2.2707萬噸,實際成交5130噸,成交率22.6%;其中大楊樹成交1700噸,哈爾濱成交850噸,嫩江成交2580噸;拍賣底價大楊樹6050元/噸、哈爾濱6130元/噸、嫩江6120元/噸、敦化5850元/噸,成交均價6098元/噸。本次拍賣與上次相比,哈爾濱庫底價上調10元/噸,敦化庫底價下調70元/噸。市場重點關注國儲雙向拍賣第二拍,毫無懸念,此次依然全部成交,國儲拍賣受市場貿易主體的“追捧”熱度仍高。短期來看,市場供應逐步轉移到國儲、省儲拍賣投放,高成交也刺激豆一主力合約期價增倉上行,期貨市場內外盤表現活躍,豆一主力合約仍以震蕩走勢為主。當前大豆現貨處于青黃不接時點,基層市場供應量逐漸減少,貿易商心態跟隨期價波動,由于期價的擾動因素較多,現貨市場國產豆價格相對堅挺,建議現貨貿易商穩住心態,按照銷區市場的要貨情況,合理安排庫存。7月份銷區市場處于消費淡季,今年大豆需求較往年疲弱,主要是因疫情影響、走貨受限,且國產豆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銷區市場大量進口豆流入市場,抑制了國產大豆用量。立秋之后,天氣漸涼,各高校將陸續開學,豆制品需求增加,或迎來新豆上市之前銷區市場階段性補庫,預計短期國產大豆價格依舊保持高位平穩態勢。受國際局勢和產區天氣影響,美豆期價反復震蕩,疊加北美運費小幅下調,理論進口成本較上周末小幅回落。截至8月9日,進口大豆理論到港成本:美西10月船期5043元/噸,美灣10月船期4988元/噸,巴西9月船期5169元/噸。雖然近期港口進口大豆價格下調,但市場處于季節性淡季,貿易商前期建庫成本較高,走貨速度一般,不敢囤積大量庫存。部分經銷商更青睞于采購加豆,近日港口加豆成交量小幅回暖。受此影響,部分地區加豆價格小幅上調50元/噸左右,進口非轉基因大豆與銷區市場國產大豆的價差維持穩定,但價格優勢仍擠占東北大豆市場份額。8月8日,黃大豆一號2211期權合約上市首日,整體成交活躍,盤面6400點和6500點看漲期權受追捧,短期來看,市場部分交易主體看漲心里較強。黃大豆一號2211期權合約屬于美式期權,到期之前可以隨時行權,期權合約杠桿率比期貨合約高,2211期權合約杠桿率20%~50%,提示現貨貿易商國產大豆現貨市場價格相對堅挺,貿易商穩住心態,不宜盲目進行期市交易,要合理運用金融工具規避風險。臨近新豆上市,2021年產量逐漸消耗,豆源日趨緊張。近期,國儲及省儲拍賣豆源相繼流入現貨市場,或增加市場供給,也為市場注入強心劑。短期內國產大豆現貨需求穩定,價格仍將以穩為主,拍賣持續補足市場供應,短期內大豆現貨價格很難大幅波動。預計8月中下旬學校陸續開學、工廠開工,帶動國產豆消耗量增加,現貨市場購銷或有改變,建議后期繼續關注國儲拍賣成交情況以及底價是否會有調整。
來 源:糧油市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