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前米企大米銷售已進入了掃尾階段,對原糧的需求逐漸減弱,大部分產區已處于停收的狀態,收購主體減少,屆時稻價也逐漸失去支撐,特別是中晚秈稻托市即將結束。針對于節后市場,筆者認為結合市場各個品種購銷情況,稻價或呈漲跌互現的格局,具體分析如下,僅供參考!
稻價持續弱勢運行
東北產區稻價持續低位震蕩運行,鮮有上漲行情出現。圓粒水稻方面,東北三省中黑龍江啟動稻谷托市工作,根據國家糧食物資儲備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15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粳稻3355萬噸,其中,最低收購價收購1008萬噸,市場基層糧源不斷下降,包括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將陳圓粒水稻拍賣底價也不同程度的上調,屆時圓粒水稻將處于易漲難跌的行情。 長粒水稻以及細長粒、黑水稻價格行情市場也極為關注,但今年與往年行情不同,節日備貨未刺激稻價走高反而出現下跌。其中長粒水稻綏粳18品種部分地區農戶售價已低于圓粒水稻,這是歷年罕見的。針對于后市筆者認為大米消費量有限加之市場仍有19以及20年產原糧流通,至少在2月底前上漲的勢頭不高。黑水稻因21年種植面積大、產量高,高溫影響品質下降,市場占有率低的利空因素影響,前景不夠樂觀,近日包括優質品種如黑珍珠、黑耀石等品種稻價也在下行中。江蘇產區晚粳稻價沖高回落,年底售糧積極性增強,稻價走低,基層收購價格不高于1.4元/斤,針對于后期該省份還有少量的補庫工作未完成,加之該省份整體存糧量低于東北,綜合農戶種植成本,將是兩極分化,優質優價的格局。
1月31日中晚秈稻托市工作將全面結束,預計托市總量難超過300萬噸,但今年各地方儲備庫以及省級儲備量較大,價格較高,也使得部分區域未啟動托市工作。針對于后市,2021年產稻價要遠低于2020年產原糧,因此農戶惜售心理較重,低價售糧意愿不高,當前部分產區質量好豐兩優稻谷現貨價格仍在1.29-1.3元/斤,高于托市價。另外從中儲糧各地輪換的19年產中晚秈稻底價來看,散糧倉內車板價多在1.25-1.27元/斤,部分地區在此價格基層上還有溢價成交,因此21年產中晚秈稻價格還將高于托市價運行。
糯稻持續弱勢
2021年產糯稻自上市已購銷四個月,前幾個月行情一直不溫不火,進入一月份東北產區涌入了大量的貿易商進行抄底。當前仍在持續進行,但整體對糯稻價格提振非常有限,圓粒型糯稻基層收購價格在1-1.15元/斤之間,具體行情根據質量定價,此價格對農戶來說基本是虧損狀態。針對后市,筆者認為鑒于市場余糧量仍較多,后期稻價觸底反彈的概率比較低或持續維持弱勢運行,不單單是東北產區有大量的庫存,其他產區江蘇、安徽產區貿易商也有囤糧。截至到上周,江蘇蘇北地區圓粒糯稻9925品種到廠價格在1.38元/斤,出米率70%,變白率90%,米企采購積極性不高。節后還將有進口糯米也將陸續到港,正月十五用米備貨已結束,市場下一個需求周期將是端午了,市場缺乏支撐。
托市價有望上調
2022年小麥最低保護價已于10月份公布,2022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每50公斤115元。接下來農戶更為關心稻谷的最低保護價如何進行調整,1月20日,國新辦舉行2021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針對促進農民增收問題,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農資價格仍在高位運行,農民外出就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確保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面臨很大壓力,在口糧方面,重點是適當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深化農村改革,讓農民更多分享政策紅利,由此可見2022年稻谷最低保護價將大概率上調。不 過筆者認為,基于粳稻占總庫存量比重比較高,秈稻最低保護價上調概率較大,粳稻或將維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