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暹芭”登陸帶來的強降水,造成粵西地區多地農作物、養殖場舍、魚塘、農田水利設施等受浸受損,為農業生產帶來較大影響。4日,記者從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為應對臺風“暹芭”和前期全省大范圍“龍舟水”強降雨對糧食生產疊加造成的不利影響,廣東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在做好早稻搶收工作的同時,正全力做好災后復產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因災損失。
連日來,記者還走訪湛江、茂名、陽江三市了解到,湛江、茂名、陽江已在“暹芭”登陸前開始進行早稻搶收工作,盡最大努力減少農業因災損失。其中,湛江完成早稻收割77.1萬畝,茂名早稻已收割約43萬畝。目前,三市正積極開展排澇除漬、疫病防控、設施搶修等工作,守牢糧食安全底線,為全年糧食豐收贏得主動權。
湛江已完成52%的早稻收割
“你們抽水機夠不夠用,可以申請借用局里儲備的抽水機?!闭拷修r業農村局副局長梁孟明從復產一線回到辦公室后,還不忘打電話給吳川市的農戶溝通復產情況。這兩天,梁孟明不是在田間地頭,就是通過電話遠程指導復產。
“湛江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復產工作,我們要盡最大努力減少農業損失,也有信心贏得全年糧食豐收?!绷好厦鞅硎?,在臺風“暹芭”來臨前,湛江召開全市安全生產會議暨防御臺風“暹芭”緊急會議并下發緊急通知,督導組下沉一線、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搶收工作,確保夏糧顆粒歸倉。同時,湛江市農業農村主管部門于7月3日派出83人分赴各地,指導群眾做好搶排田間積水,防止作物發芽、霉變和莖稈腐爛,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據統計,湛江市早稻播種面積為149.38萬畝。截至目前,湛江已完成早稻收割77.1萬畝,收割進度為52%。其中,臺風“暹芭”登陸期間,搶收早稻29.1萬畝,占總收割面積的38%。目前,雷州市早稻收割已完成85%,開發區的進度達80%,麻章區的進度達70%。
當前,湛江農業農村局還派出農技服務“輕騎兵”,指導救災復產。對因臺風造成絕收的田塊,盡快改種補種以晚稻為主的糧食作物,避免栽種其他作物擠占晚造糧食生產空間。其次,改種大豆、玉米、薯類和蔬菜等生育期短的作物,做到應種盡種、應種早種。
茂名出臺災后田間管理措施
針對臺風、暴雨后的農業田間管理,茂名近日連續下發文件,督促指導農戶做好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防災減災避災救災工作,力爭將惡劣天氣對農業的影響降至最低。目前,茂名市早稻已收割約43萬畝,約占早稻總種植面積的三成。
記者留意到,7月3日茂名市農業農村局印發的《臺風、暴雨災后農業田間管理措施》是一份簡化版的農業手冊,介紹了災后應對情況,分為水稻、蔬菜、水果、受災后病蟲害防治、畜牧等五大章。以水稻為例,對后熟水稻,手冊提到要及時排水、及時扶正、合理施肥、及時防治病蟲等;對于秧田,手冊明確要及時排放漬水等。
茂名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茂名將核實評估災情,迅速派出專家、技術人員分組到各地深入田間、養殖場等一線受災現場,科學指導,實事求是核查評估災害影響。同時,將加大機具和人力投入,及時排澇除漬,查苗補苗扶苗,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受災作物恢復生長,及時搶收水稻、花生、荔枝、龍眼、黃皮等當季成熟農產品。結合農時季節特點,指導農民搞好補種改種。做好受災畜牧養殖場戶的畜禽補欄和生產技術指導。盡快修復臺風損毀的港口、堤壩、漁船、魚塘和養殖設施,及時補充被沖走的魚苗,盡快恢復生產。
另外,茂名市還將穩定農資市場,抓好種子、種苗、種畜及化肥、農藥、疫苗等生產資料調劑調運,滿足災后生產恢復需要。
陽江開展大面積“一噴二防”工作
臺風“暹芭”對陽江局部地區農作物特別是處于收獲期的早稻造成嚴重損失。7月2日,為迅速恢復生產,陽江市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各縣(市、區)迅速做好臺風災害過后的農業救災復產工作。
通知中對水稻、蔬菜、香蕉、果樹等實行分類指導,采取切實可行的搶救補救措施,盡快恢復生產。通知要求,針對不同熟期的早稻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對于部分受風吹倒伏處于黃熟期的早稻要立即組織機械抓緊收割,以減少損失,盡量顆粒歸倉;對將近收獲的早稻,特別是低洼漬澇的倒伏稻田,要及時排干漬水,并將3-5棵稻株為一叢利用繩帶捆扎起來,以避免谷粒發芽造成減產;對處于乳熟期的早稻,要及時增施速效肥,及時防治病蟲害,重點抓好紋枯病、細菌性條斑病以及稻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
通知還提到,可通過集中采購社會化服務的方式開展大面積“一噴二防”,這是對遲熟早稻促增產、減損失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下一步,陽江打算通過創辦農業救災復產示范點,開展綠色高產競賽活動,帶動當地農戶盡快恢復農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