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公布消息,2022年我國繼續對稻谷最低收購價進行上調,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購價相對2021年,每斤上漲1-2分錢不等,這也是我國稻谷最低收購價連續第三年小幅度上漲。那么,為什么每年的最低收購價只上漲1-2分錢?小幅度上漲又釋放了哪些信號?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蔡海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最低收購價政策是市場調控政策,小幅度的價格上漲,其目的在于引導市場價格趨勢的變化。對于種植者來說,該政策的更多意義則在于兜底保障。
連續第18年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
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2022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有關政策的通知》,以及《關于公布2022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格的通知》,明確2022年繼續對最低收購價稻谷限定收購總量5000萬噸,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50公斤124元、129元和131元。對比2021年的稻谷最低收購價,2022年中晚秈稻和粳稻的每斤價格上漲0.01元,早秈稻價格上漲0.02元。
自2004年起,這是我國連續第18年在稻谷主產區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期間我國稻谷最低收購價也經歷了幾次起落調整?!?004年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出臺是源于當時上一年的國家糧食產量出現了一個階段性低點?!敝袊r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蔡海龍教授在介紹政策出臺的相關背景時提到,2004年我國糧食供求正處于相對緊張的狀態。
2003年是我國糧食產量“十八連豐”的“前夜”。這一年,由于全國播種面積減少及自然災害等原因,我國糧食總產量為4306.5億公斤,放在當下,不足2021年全年糧食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蔡海龍指出,在這樣的背景下,2004年我國糧食直補政策、最低收購價政策相繼出臺,為的是引導和刺激糧食生產,在當時,保證供給是政策的最主要目標。
政策執行初期,稻谷的最低收購價維持在0.7元-0.75元每斤?!皟r格雖然不高,不過在當年,更主要的是在糧食產量處于低點的背景下,釋放中央進一步、更加重視糧食生產的信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自2004年后,糧食生產產量的變化是非常明顯的,也是2004年起我們開始實現連豐?!辈毯}堈f。
小幅度漲幅意在進一步傳遞重糧信號
相對穩定的最低收購價政策持續到2008年,此后到2015年這7年間,稻谷最低收購價連續上調,到2015年時,每斤1.35-1.55元的價格已是7年前的兩倍。蔡海龍介紹,這與2008年農資價格迅速上漲有密切聯系,“農資上漲帶動了生產成本的上漲。從市場反映來看,最初階段的最低收購價其實是要偏低于市場價格的?!?/p>
為了保證農民收益,基于調控手段不斷提高,政策同時兼顧了促進農民增收的目標,這也造成了后續市場關系的扭曲,國家的最低收購價幾乎也成為了市場最高價。彼時,我國糧食高產量、高價格、高庫存“三高”特征明顯,國內糧食價格處于全球“高地”,呈現產區與銷區、原糧與成品糧、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三個倒掛”的局面。
調結構,去庫存,這是我國種植業結構性改革的開始。2015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止住連續上調的勢頭,持穩一年后開始下調,截至2019年,穩定在每斤1.2-1.3元。
再次上調稻谷最低收購價是在2020年,“當時上調的幅度并不大,一方面有全球疫情的影響,另一方面當時我國玉米的政策性庫存并不十分充裕,更需要鼓勵小麥和稻谷這類替代品的口糧生產?!辈毯}堈劦?,在口糧絕對充足的前提下,1分錢的漲幅,更多的作用在于在全球疫情沖擊下,強調穩產保供、以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
農民增收并非是市場調控政策的目的
2022年,稻谷最低收購價繼續小幅度上調。有農戶認為,價格上漲后,每畝地多收10元錢對于自己增收的意義并不大。在談及這個問題時,蔡海龍特別強調,在理解稻谷最低收購價每年上漲1-2分錢的意義前,最關鍵的是我們要知曉,最低收購價政策是什么政策,以及這個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過去我們的很多種植戶一直以為,最低收購價政策是為了增加農民收入。但其實在當下的環境中,靠糧食價格,特別是靠政策性的價格支持來提高農民收入,是行不通的?!辈毯}堖M一步解釋,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全球糧食生產成本呈現下降趨勢,從長期來看,糧食價格是略有下降的。而若依靠糧價來提高農民收入,在市場角度下并不現實。
到底該如何理解最低收購價政策?
“最低收購價政策是市場調控政策。調控市場,是它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這個政策需要根據當下糧食的供求關系作出調整,在供求相對緊張時上調價格,刺激生產,在供求寬松時,稍稍下調價格?!辈毯}堈J為,稻谷最低收購價的升降變化是正常而有序的。另外,它也有“指揮棒”的作用,“給市場一個信號,更多的是起到引導市場趨勢的作用?!?/p>
另一方面,對于農民,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意義更多在于兜底保障?!霸谶@個角度上,政策會防止在市場價格大幅下降情況下出現‘賣糧難’。所以在這個角度上,政策的意義也同樣不在于增收,而在于保障?!辈毯}堈f。
當然,這并不是保障農民收益的唯一政策。蔡海龍接著補充道,“農民收益的保障是多方面的。最低收購價政策是對于糧食價格底線的保障,同時還有種糧補貼、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等等?!倍谠O施建設方面,能夠提高糧食產量、抗風險能力,以及水肥效率的高標準農田也是農民收益的保障之一,“最低收購價政策因為體現價格,所以可能顯得更加直觀,但我們也要看到,我國對于農民收益的保障是系統性的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