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7月26日報價)我省主要糧油品種中小麥市場價格基本保持平穩,玉米市場價格略有下降,面粉市場價格下降,大米市場價格保持平穩,豆油市場價格略有下降,花生油市場價格上漲。
小 麥
本周我省小麥平均收購價格略有上漲。
一、市場價格監測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小麥(國標三等)平均收購價格為1.518元/斤,較上周上漲0.001元/斤,漲幅0.07%,較去年同期上漲0.261元/斤,漲幅20.76%;平均出庫價格為1.536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上漲0.263元/斤,漲幅20.66%。
分市看,廊坊小麥收購價格最高,為1.54元/斤;邢臺、滄州、石家莊、邯鄲、定州收購價格為1.52元/斤;辛集、保定、衡水收購價格為1.51元/斤;唐山小麥收購價格最低,為1.49元/斤。
本周我省重點監測購銷企業小麥平均入庫價格為1.529元/斤,較上周上漲0.001元/斤;平均出庫價格為1.542元/斤,與上周持平。其中雄縣國家糧食儲備庫收購價格最高,為1.58元/斤,河北唐山國家糧食儲備庫收購價格最低,為1.47元/斤。
二、市場動態報道
?。?、現貨市場:7月27日,河北地區:衡水深州地區面粉企業新麥進廠價1.555元/斤;邯鄲地區面粉企業新麥進廠價1.545-1.55元/斤;邢臺地區面粉企業新麥進廠價1.545-1.55元/斤;中央儲備糧故城直屬庫小麥收購價格:一等1.538元/斤,二等1.534元/斤,三等1.53元/斤。河南地區:新鄉地區面粉企業新麥進廠價1.555元/斤;周口地區面粉企業普麥凈糧進廠價1.545元/斤;商丘地區面粉企業普麥凈糧進廠價1.545元/斤。山東地區:菏澤地區面粉企業普麥凈糧進廠價1.545-1.555元/斤;青島地區面粉企業新麥進廠價1.54-1.55元/斤;濰坊地區面粉企業新麥進廠價1.548-1.565元/斤;濟南直屬庫小麥收購價格:一等1.539元/斤,二等1.537元/斤。安徽地區:亳州地區面粉企業新麥進廠價1.54元/斤。江蘇地區:興化地區面粉企業新麥進廠價1.54元/斤。
2、期貨市場:7月27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軟紅冬小麥期貨市場收盤下跌,截至收盤,9月期約收低13.50美分,報收790.25美分/蒲式耳;12月期約收低13.50美分,報收808.50美分/蒲式耳;3月期約收低12.25美分,報收825美分/蒲式耳。
三、市場分析
本周我省小麥市場價格仍呈震蕩運行走勢,局部地區雖略有反彈回漲,但漲幅不大,止跌趨穩勢頭明顯,個別用糧主體小幅度下調價格并不影響小麥價格整體上漲的趨勢,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本周小麥行情表現出走強的苗頭。近期部分地區的地方儲備庫新麥采購成交價保持高位,使得市場對小麥價格的上漲預期進一步增強。而面粉企業前期的小麥庫存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一直趨弱運行一個月之余的小麥價格正是面企補充庫存的機會,在這樣的市場氛圍帶動下,面粉企業紛紛提價收購做足庫存,以迎接天氣轉涼之后的面粉銷售旺季。
二是預計8月份的面粉市場需求會有所好轉。隨著8月底各大中小學校陸續開學,食堂備貨需求開啟,面粉消費增加將帶動加工企業的小麥采購需求。市場預計面粉企業大約會在8月上旬開始進行原糧備庫,或將是小麥開啟新一輪上漲的開始。預計小麥這波上漲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但漲幅相對有限,當然區域間行情會有一定的差異。
三是小麥價格后續大概率是溫和上漲。主要原因是面粉企業的需求仍然偏弱,對市場支撐乏力,而飼料企業基本沒有小麥采購需求。近期國際小麥價格持續下跌,對國內小麥市場主體情緒心態上有一定的影響。小麥作為口糧,在保供穩價前提下,價格大幅波動概率較小,加之今年夏糧增產豐收,質量、數量并重,小麥不具備大漲的條件。
總體來看,供需寬松的基本面使得后期麥價上漲動力不強,預計隨著后期小麥政策性儲備輪換補庫結束,需求回歸到面粉加工為主的主渠道上來,小麥價格小幅波動的可能更大。
玉 米
本周我省玉米市場價格小幅下降。
一、市場價格監測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玉米平均收購價格為1.376元/斤,較上周下降0.005元/斤,降幅0.36%,較去年同期上漲0.024元/斤,漲幅1.78%;本周我省玉米平均出庫價格為1.397元/斤,較上周下降0.006元/斤,降幅0.43%,較去年同期上漲0.022元/斤,漲幅1.60%。
分市看,石家莊、張家口、秦皇島、唐山收購價格較高,為1.40元/斤;廊坊收購價格為1.39元/斤;保定、滄州收購價格為1.38元/斤;邯鄲、邢臺收購價格分別為1.37元/斤、1.36元/斤;辛集收購價格最低,為1.35元/斤。
本周我省重點監測購銷企業玉米平均入庫價格為1.385元/斤,較上周下降0.005元/斤;平均出庫價格為1.401元/斤,較上周下降0.006元/斤。其中河北省萬全省級糧食儲備庫、正定縣惠華省級糧油儲備有限公司入庫價格最高,為1.45元/斤,衡水和平國儲糧庫有限責任公司入庫價格最低,為1.33元/斤。
二、市場動態報道
1、現貨市場:哈爾濱地區玉米收購價格為1.30-1.31元/斤,長春地區玉米出庫價格為1.385-1.395元/斤;山東地區玉米主流收購價為1.40-1.45元/斤。
2、港口方面:錦州港地區水分14%玉米收購價1.35-1.355元/斤,平艙價1.355-1.365元/斤。鲅魚圈港地區水分14%玉米收購價1.35-1.355元/斤,平艙價1.355-1.365元/斤。廣東蛇口港地區水分15%玉米主流成交價1.37-1.39元/斤。
3、期貨市場:7月27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溫和上漲,其中基準期約收高0.4%,主要受到作物狀況下滑的支持。交投最活躍的12月玉米合約收高2.25美分,報收603美分/蒲式耳。7月27日大商所主力2209合約收盤價1.336元/斤。
三、市場分析
本周,飼料需求進入季節性淡季,玉米飼料消費走弱,同時,玉米深加工消費亦有走弱表現,玉米淀粉成交轉淡,深加工企業陷入虧損狀態,開工積極性下滑,玉米消費受阻,現貨價格下降,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終端養殖需求偏弱,玉米飼用消費下滑。由于天氣炎熱,畜禽的采食量有所下降,飼料行業步入季節性生產淡季,限制玉米的飼用消費。據數據統計,7月份以來,飼料企業補庫積極性欠佳,執行前期合同為主,玉米成交氛圍清淡。而定向稻谷拍賣較為平穩,成交率維持偏高位。玉米需求面缺口預期不明顯,后期玉米的飼用消費或延續疲軟態勢。
二是下游深加工企業開工率下降,玉米需求或進一步收窄。玉米深加工主產品玉米淀粉價格受到供強需弱的影響提漲動力不足,難以轉嫁高企的成本壓力。再者副產品價格偏弱運行,6月中旬起,深加工行業加工盈利水平不斷下降,持續虧損使得深加工企業的開工積極性明顯下挫,部分廠家主動降負荷以減少庫存壓力。截至7月21日,玉米淀粉企業平均開工率為52.57%,較月初下降4.89個百分點。并且伴隨行業淡季影響,部分深加工企業階段性停產檢修,后期開工仍有下滑預期,原料玉米的消費或跟隨走弱,深加工需求或進一步收窄。
三是當前北港和南港都進入了去庫的階段。珠三角地區去庫水平要強于北港的去庫速度,整體庫消比也處于下行之中,不過可以看到的是,本周提貨轉好更多是出于前期合同的提貨加速,若想看到提貨持續轉好,還需要看到利潤繼續上行之下,養殖戶是否會出現壓欄的行為,從而促進終端的繼續消化。如果單純從貿易和飼料端來看,后期內外貿玉米的逐漸到貨會繼續壓制成交價格的上行。
總體來看,預計短期內國內玉米現貨價格仍將維持走弱行情,但下跌空間有限,將以區域間小幅震蕩調整為主。
成品糧
一、面粉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平均批發價為1.93元/斤,較上周下降0.01元/斤,降幅0.52%,較去年同期上漲0.23元/斤,漲幅13.53%;平均零售價為2.03元/斤,較上周下降0.01元/斤,降幅0.49%,較去年同期上漲0.24元/斤,漲幅13.41%。
本周我省重點超市面粉(富強粉,10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零售價為2.73元/斤,較上周上漲0.01元/斤,重點批發市場面粉(富強粉,25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批發價為1.95元/斤,與上周持平。
本周我省面粉價格呈弱勢整理,主要是目前處于面粉消費淡季,同時新麥經過后熟期,投入生產比例加大,疊加近期麥價持續下行,企業挺價面粉意愿下降。7月27日,石家莊藁城地區20-30粉為1.82元/斤,50粉為1.78元/斤,60粉為1.75元/斤;邯鄲大名地區30粉為1.81元/斤,50-60粉為1.75元/斤;衡水冀州地區20粉為1.84元/斤,30粉為1.80元/斤。
本周麩皮價格基本平穩。進入三伏天,高溫多雨,麩皮儲存條件不佳,下游備貨較為謹慎,加之養殖需求低迷及玉米價格走弱等因素影響,下游市場麩皮拿貨意愿不強,預計短期內麩皮價格仍以弱勢運行為主。7月27日,滄州吳橋地區麩皮1.06元/斤;保定定州地區麩皮1.08元/斤;衡水冀州地區麩皮1.07元/斤。
預計短期內面粉價格將以平穩運行為主。
二、大米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東北圓粒粳米(25公斤裝)平均批發價為2.47元/斤,與上周持平,較去年同期下降0.05元/斤,降幅2.02%;平均零售價為2.60元/斤,較上周下降0.01元/斤,降幅0.38%,較去年同期下降0.05元/斤,降幅1.89%。
我省承德、衡水批發均價偏高,批發價格在2.61-2.76元/斤,其他地區批發價在2.30-2.59元/斤之間。大中型超市金龍魚大米平均零售價為3.88元/斤,較上周下降0.01元/斤;重點批發市場大米平均批發價格為2.45元/斤,較上周持平。
近期氣溫持續回升,口糧結構改變,加之受疫情影響,大米走貨滯緩,同時,進口大米量增加對國內市場造成沖擊,具體分析如下:
一是受疫情影響,大米消費下降。近年來疫情間歇性的爆發,在此期間,各行各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基本都是停工停產為主,大米消費很難不走下坡路。疊加當前已經進入暑期,各中小學以及高校陸續開始放假,集團性需求明顯下降,造成大米當前的走貨速度緩慢。
二是氣溫持續回升,口糧結構改變。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的口糧結構已經悄然發生變化,不再是以大米為主導,肉類、禽類、蛋類等更多的選擇在等待我們去嘗試,經濟水平的好轉意味著我們外出就餐的幾率在逐漸增加,口糧結構的改變,是大米走貨不暢的又一主導因素。
三是進口大米量增加對國內市場造成沖擊。今年進口大米總量走高,根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大米總進口量66萬噸,1-6月份總進口量35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20%。進口大米數量的增加會對國內大米市場造成一定沖擊。
總體來看,預計國內大米市場價格短期內仍以平穩運行為主。
三、豆油(小包裝)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6.34元/斤,較上周下跌0.02元/斤,跌幅0.31%,較去年同期上漲0.84元/斤,漲幅15.27%;平均零售價格為6.86元/斤,較上周下跌0.01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89元/斤,漲幅14.91%。
本周我省超市豆油(金龍魚,小包裝5L/桶)平均零售價格為7.09元/斤,較上周上漲0.02元/斤;批發市場豆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5.99元/斤,與上周持平。
期貨市場:周四,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市場收盤上漲,截至收盤,8月期約收高30.50美分,報收16.09美元/蒲式耳;11月期約收高30.50美分,報收14.41美元/蒲式耳;1月期約收高31美分,報收14.47美元/蒲式耳。
分析后期影響國內豆油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是國產大豆方面,近期,安徽大豆價格偏弱運行,一般大豆裝車價格多在3.25-3.30元/斤之間,較兩周前下滑0.02-0.05元/斤。大豆受天氣影響出現質量問題、貿易商因前期盈利情況不佳壓價收購、走貨不暢都使得價格走低。東北現貨貿易商收購熱情較低,往年同時間段,貿易商少量收購以備青黃不接時大豆的銷售,但目前去庫存意向較濃,東北產區超8成的貿易商目前處于休息的狀態。產區明穩暗降的現象已有出現,各地現貨價格表現較為疲軟。
二是進口大豆方面,美新豆產量12261萬噸,較上月的12628萬噸下調了367萬噸;出口量由5987萬噸下調至5811萬噸,下調177萬噸;壓榨量由6137萬噸下降至6110萬噸,供應整體下降340萬噸,需求下降206萬噸,美新豆的期末庫存由761萬噸下降至627萬噸,下降134萬噸。
三是豆粕方面,短期內因油廠壓榨的小幅下降和下游企業的補庫積極性提高,整體豆粕現貨市場以去庫存為主。展望后期豆粕市場,大豆到港后續會相對偏緊,油廠開機率也會隨著大豆到港減少而有所制約,這對豆粕市場的現貨價格會有提振,在一定程度上會利好豆粕基差。后期還需要繼續關注美國大豆的天氣炒作情況和原油市場的變化情況。
總體來看,預計短期內國內豆油價格或將有所回調。
花生油(小包裝)
全省糧油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我省集貿市場花生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14.20元/斤,較上周上漲0.05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02元/斤,漲幅0.14%;平均零售價格為15.13元/斤,較上周上漲0.02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0.21元/斤,漲幅1.41%。
本周我省超市花生油(魯花,小包裝5L/桶)平均零售價格為17.41元/斤,與上周持平。批發市場花生油(小包裝5L/桶)平均批發價格為14.62元/斤,與上周持平。
分析后期影響花生油市場的主要因素:
一是花生產區庫存交易整體維持穩弱趨勢,余貨量日益減少,部分客商急于清庫,有讓價成交現象出現,以質論價。目前鮮花生上市交易較為活躍,價格基本穩定。二是河北灤縣產區庫存花生交易到了收尾階段,上貨量較為零星,下游補貨態度一般,整體以質論價,沒有明顯變動。目前小日本通貨米價格在4.70-4.80元/斤,唐油285通貨果價格在3.30-3.40元/斤。
總體來看,預計近期花生油價格將保持平穩運行。